在日本的首兩天,BB顯得非常不習慣,不停抱怨喊着沉悶。但當我們一家人在一個陌生的的環境下,時刻都需要與陌生人面對面對話,BB又顯得非常積極及有自信。例如乘搭電車,也是BB主動幫忙問路購票,在餐廳,也是BB自己點餐及收拾好餐盤,BB亦開始發現,沒有手機的日子,反而接觸的事物多了,而親子間的溝通也比平時多了很多,一家人非常享受旅行的時光。回到香港,我曾擔心BB會否很快便打回原形。然而無論如何,這段快樂的親子經歷,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坎中。
黃先生是一位慈祥的父親,每次提及女兒時都掛着「有女萬事足」的笑容。然而當談及女兒今年DSE的情況,黃先生竟然流露着懊悔不已的神情…
自從心悅升上中學後,成績強差人意。黃先生非常擔心女兒跟不上學校的進度,故在課業上不斷向心悅施加壓力。中二那年,心悅終於取到全級第一的佳績!到了中三,心悅優異的成績竟招人妒忌。一些討厭心悅的同學,竟然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網絡欺凌。受着謠言困擾的心悅亦因而無心向學,成績大幅下滑。黃先生曾嘗試幫助心悅解開心結,但心悅竟然惡言相向,根本不願多談自己內心的世界,親子間的距離亦日漸疏遠。直至中四那年,心悅在一位好朋友幫助下終於走出陰霾。心悅為了再次取得良好的成績,每晚都複習到半夜。黃生非常心痛女兒給自己這麼大壓力,覺得是自己一手做成,故向女兒坦言盡了能力便可以了。只是心悅希望補嘗自己失去的時光,不讓父親失望,終日埋首書海。結果心悅因體力不支,暈倒在課室內以致最後的期考亦不能參與。
黃先生非常自責,向我說如果早點知道如何與女兒好好溝通,知道她的想法,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情況。雖然女兒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,尤幸因為這件經歷重塑了他們兩父女的的關係。聽罷黃先生的分享,我當然替他們高興,但又不禁在想,是否親子間必然要經歷過衝突疏遠,兩代才會學懂珍惜對方,修畢這門「親子必修科」呢?
就讀名校的婉君成績一向很好,但自從升上小二後,婉君開始害怕中文。每次造句時,婉君都會一拖再拖,或儘量不寫太多字。起初婉君的媽媽不以為然,認為婉君只是懶惰,又或功課太多太累才不願書寫。然而婉君媽媽又很奇怪,為何女兒只有中文科成績變差,其他科又沒有成績下滑的問題呢?直至一次母女互訴心事,婉君才娓娓道出原因來。
原來每次上中文課,老師都會把收來最差的功課逐一解說。這本是同學間互相學習的好機會,可是老師在解釋錯誤的同時,還會公告這份功課屬於那一位同學。底子較弱的同學多次被老師這樣警愓,自然感到尷尬不已。連帶成績中規中規的同學,亦儘量避重就輕,實行少做少錯。結果原本喜愛中文的婉君亦開始不願意學習,
親子擔心有一天被老師抽出功課作錯誤示範。在沒有好好學習的情況下,成績那有不下跌之理呢?
要有好成績,必然要下定苦功。只是孩子在學習的路途上感到挫折,老師不能協助同學建立信心,衝破困難,這就是一個大問題。老師指出錯誤,希望同學能加以改善,故然是好。可是誤用這種打壓孩子信心、損害自尊的方法,孩子不單不能走向正確的道路,倒反越做越差。教育家Mary Bethune曾說「沒有信心,沒有事情是可能的。有了它,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。」教師首要協助孩子建立正向的態度,那麼孩子才能勇敢地面對不同的挑戰。
有次與BB到上環參加靜觀活動,
香港親子對於平時很少到港島區的BB,中上環有著很多有趣的事物吸引著他,我也順道向BB講解社區上的新舊文化,以擴闊BB的眼光,然而炎炎夏日走上一層一層的石板梯級,對BB來說,最吸引的還是那杯老字號的冰凍竹蔗汁。BB是一個孝順的孩子,在品嘗美食的同時,亦要求我多買一份給吉媽,希望吉媽都能品嘗這人間極品。